站在新風口,“膳食纖維+”如何征服年輕味蕾?
| 星光首創
圖源:攝圖網
以下文章來源于新營養 ,作者營養創新探索進化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逐漸滲透到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各行各業都被深深烙下了“互聯網+”的印記。其實,“互聯網+”并非只是簡單的“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同樣的,在食品飲料行業也有一個類似的概念——“膳食纖維+”。
纖維時代,未來已來
無論是消費者端口,還是行業端口,健康已經成為普遍共識。在這個風潮下,0糖、0脂、0卡路里等標簽毫無疑問成為產品上新的大勢所趨。新老品牌紛紛入局,共同發展并壯大無糖市場。而當“0糖”淪為產品標配后,再去講述“0糖”的故事早已平平無奇,處于上升發展期的食品飲料行業再度陷入新的焦慮和內卷。
貨架上同樣的“0糖、0脂”字眼,留給消費者的差異化記憶是什么?或許,“膳食纖維+”可以為品牌提供一個新的方向。
曾有人用“纖維時代”四個字,描述膳食纖維對現在和未來的食品產業在深度、廣度及時間長度的深遠影響。膳食纖維是一種多糖,既不能被胃腸道消化吸收,也不能產生能量,一度被認為是一種“無營養物質”,長期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隨著營養學和相關科學的深入發展,人們逐漸發現了膳食纖維的重要生理作用,并呈現出良性的增長態勢。
2019年,全球膳食纖維市場規模達到180.64億元,產量為86.66萬噸,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229.13億元,產量達到122.49萬噸,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3.96%。中國的膳食纖維行業發展同樣迅猛,2019年產值達到38.31億元,產量達到18.95萬噸,預計到2026年,膳食纖維市場的產值將達到55.27億元,產量增至30.36萬噸,國內膳食纖維市場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科學循證,膳食纖維到底靠不靠譜?
作為一種可添加到產品中的原料成分,膳食纖維的主要功能包括增加飽腹感、改善腸道健康乃至應用到減糖領域,改善食品的質地和穩定性,存在著巨大的市場潛力。膳食纖維不能被胃腸道消化,會直接進入大腸。大腸中有多種益生菌,而膳食纖維一部分能為腸道益生菌提供食物,還能清掃腸道垃圾,為益生菌的增殖提供良好的環境。
膳食纖維與胃腸道健康
膳食纖維在調節腸道微生態中占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2020年底,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發表一篇綜述文章,詳細解讀了膳食纖維的理化性質在胃腸道中的影響。
文中表示,溶解性、粘度和發酵性等理化特性可通過多種機制影響膳食纖維在消化道的功能,包括影響葡萄糖和脂質的吸收、促進排便(頻率、順暢性和排便量)、刺激微生物組成和代謝物的改變,尤其是膳食纖維可被益生菌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如丁酸、丙酸、乙酸等),抑制有害菌生長,進而維持和改善腸道微環境。
膳食纖維的“燃脂”秘密
一類低熱量的膳食纖維還有助于體重管理,甚至有燃脂的效果。以聚葡萄糖為例,聚葡萄糖具有較低的熱量值(僅為4.18kJ/g),能夠在攝入較少熱量的前提下,使人體達到飽腹的效果。進而抑制食欲,減少進食量,并從人體內帶走多余的脂肪 和能量。此外,聚葡萄糖還可以在胃腸壁上形成一層薄膜,包裹食物中的脂肪,從而減少脂肪堆積,預防肥胖。
抗性糊精的作用與聚葡萄糖類似,它在胃腸道吸水膨脹后,體積和重量增加10-15倍,能增加人體的飽腹感,從而減少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其他成分的攝入和吸收。[2]
膳食纖維降低多種疾病風險
此前已有多項研究證實了膳食纖維與血糖水平、糖尿病等的關系,缺少全局性的綜合分析。《柳葉刀》發表的由世界衛生組織(WHO)進行的研究,綜合了全球200多項成果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與冠心病、糖尿病、腸癌等多種疾病的風險下降有關。[3]
研究團隊將此次數據分析的主要重點分為兩大部分:前瞻性隊列的數據,用于分析膳食纖維對冠心病、中風、糖尿病、結直腸癌發病和死亡風險的影響;臨床試驗的數據,則分析膳食纖維直接降低體重、血壓、血糖和膽固醇的效果。結果很簡單——多吃膳食纖維就對了!將每天15-19g(相對最低)的膳食纖維攝入提高到35-39g(相對最高),與全因死亡風險下降15%,冠心病死亡風險下降31%,Ⅱ型糖尿病風險下降16%,癌癥死亡風險下降13%顯著相關。
營養加成,膳食纖維成新消費主題
以90后、95后為代表的年輕人正在成為消費主體,而他們是史無前例的“養生一代”。既要健康又要好吃,是新生代消費者拋給行業的技術難題。
而膳食纖維新的潛在功效、健康屬性的加乘,或許能在消費者的選擇中占據更高的權重。早在2018年3月,可口可樂旗下的雪碧就曾高調推出“雪碧纖維+”,想用抗性糊精這一可溶性膳食纖維成分,從根本上改變肥宅水“容易發胖”的產品弊端。“纖維+”雖沒有“無糖風”來得猛烈,但卻進一步推動食品飲料界走進了產品健康化革新的“覺醒年代”。富含膳食纖維的產品日趨成熟,從軟糖、果凍等零食形態,到元氣森林、健力寶等飲品,從保健品逐漸延伸到多種產品類別中。
目前,人們發現并開發的膳食纖維數量已有幾十種之多。成立于2016年的山東星光首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營養、腸道微生態、健康產品研發,生產益生元、膳食纖維系列、減糖配料系列及專用配料產品;主營膳食纖維產品包括抗性糊精、聚葡萄糖等,可提供全供應鏈原料設計、產品配方、技術服務等方面精準化定制和科學配方的一站式服務。
尤為一提的是,星光首創擁有山東省微生物多糖工程研究中心、德州市重點實驗室等成熟的科研平臺,并依托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團隊為技術顧問,聯合山東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大連工業大學、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等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致力于功能性食品配料的深度開發。
以膳食纖維為主導的功能性食品時代已悄然到來!未來,星光首創將一如既往、充分發揮自身全產業鏈優勢,迎接大健康產業的美好未來!
參考文獻:
[1] Gill, S.K., Rossi, M., Bajka, B. et al. Dietary fibre in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and disease.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1, 18: 101–116. //doi.org/10.1038/s41575-020-00375-4.
[2] Guerin-Deremaux L, Li S, Pochat M, Wils D, Mubasher M, Reifer C, Miller LE. Effects of NUTRIOSE? dietary fiber supplementation on body weight, body composition, energy intake, and hunger in overweight men. Int J Food Sci Nutr. 2011.09, 62(6): 628-35. doi: 10.3109/09637486.2011.569492. Epub 2011 May 19. PMID: 21591985.
[3] Seidelmann S B, Claggett B, Cheng S, et al.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J].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2018, 3(9): e419-e428. doi:10.1016/S2468-2667(18)3013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