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零糖”,“無糖”,“零蔗糖”,“零卡”傻傻分不清楚啦
2022.10.16 | 星光首創
近年來,商超中出現了很多標識“零糖”,“無糖”,“零蔗糖”,“零卡”的食品,深受當代年輕人及受眾群體的追捧喜愛。但這樣的食品真的不含一點糖嗎?
一、首先,什么是糖?
糖類碳水化合物是一類多羥基醛或酮,或者經水解能生成多羥基醛或酮的化合物。根據組成其單糖的數量可分為單糖、寡糖和多糖;單糖是一類結構最簡單的不能再被水解的糖單位,一般含有5-6個碳原子,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寡糖又稱低聚糖,一般是由2-10個單糖分子縮合而成,其中主要是二糖和三糖,如:蔗糖、麥芽糖、海藻糖、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棉籽糖等;多糖是由多個單糖分子縮合而成,其聚合度大于10,如纖維素、直鏈淀粉、支鏈淀粉、糖原、瓜爾聚糖等[1]。
二、其次,了解這幾種宣稱究竟是什么意思
(1)“零糖”=“無糖”≠“沒有糖”,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2](GB 28050-2011)中“附錄 C能量和營養成分含量聲稱和比較聲稱的要求、條件和同義語”規定,‘糖’含量≤0.5g/100g(固體)或100mL(液體)可聲稱“無或不含糖”。
來源:GB 28050-2011
也就是說,產品宣稱“無糖”或“零糖”時,產品中仍存在少部分糖。國家規定,對于聲稱“無糖”、“不含糖”的,應在營養成分表中標注“糖”,并且每100g或100ml中含量必須標注為“0”。
(2)“零糖”≠“零卡”,同理,“零卡”≠“沒有能量”。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2](GB 28050-2011)中“附錄 C能量和營養成分含量聲稱和比較聲稱的要求、條件和同義語”規定,‘能量’含量≤17kJ/100g(固體)或100mL(液體)可聲稱“無能量”。
來源:GB 28050-2011
(3)“零糖”≠“零蔗糖”,“零蔗糖”指的是產品本身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未添加蔗糖,但可添加了其他糖或甜味劑,來提供甜味,產品的糖含量不一定滿足≤0.5g/100g(固體)或100mL(液體)。
簡醇酸牛奶
圖片來源:君樂寶食品官方旗艦店
鯊魚菲特全麥面包
圖片來源:鯊魚菲特旗艦店
三、除了蔗糖(白砂糖),我們還見過配料表里的哪些糖
(1)果葡糖漿:是由果糖、葡萄糖組成。其中果糖含量豐富,帶有水果清香,口感清涼,與蔗糖結合使用,可使甜度增加,而且甜味豐滿,風味更好。
(2)葡萄糖漿: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麥芽糖、麥芽三糖、麥芽四糖、麥芽五糖及以上。葡萄糖漿甜味較溫和,在糖果制造中可以呈現愉快的甜味。葡萄糖吸濕性小于蔗糖,在糖果制造中可防止糖果吸濕發烊,延長保存和風味。葡萄糖漿中含有糊精,能增加糖果的韌性和強度,使糖果不易碎裂,還沖淡了糖果的甜度。
(3)麥芽糖漿:主要包括麥芽糖、麥芽三糖、葡萄糖(10%以下)。麥芽糖漿在脆性餅干中的應用也很廣泛,對餅干質量甚至有決定性作用。尤其是應用最多的高麥芽糖漿,能使餅干口感兼具脆、香、酥、甜,且不易吸濕返潮,延長貨架期[3]。
...
四、最后,怎樣減少糖的攝入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4],準則五中明確: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減少糖的攝入首先在購買產品時要看清配料表,盡量挑選含糖量少的低糖或無糖產品;其次在生活中少食用高糖量的食物,如:甜點、飲料、月餅、糖果及巧克力、蜜餞等。
五、減糖領域的王者——赤蘚糖醇
由于減糖風潮盛行,糖醇類食品也逐漸涌入消費者視線。糖醇是一種多元醇,它本身不是糖,但具有糖的屬性,在天然的水果、蔬菜之中少量存在,包括木糖醇、赤蘚糖醇、山梨糖醇、麥芽糖醇等,其中赤蘚糖醇是目前用來作為大量減少熱量的食品甜味劑。
自1990年赤蘚糖醇商業化生產以來,已廣泛添加到普通食品、飲料、乳品、保健食品等領域,與其他化學合成如木糖醇、麥芽糖醇等多元醇相比,其以獨特的生理及物化特性盡顯在食品領域應用的競爭優勢。其生理特性主要為低熱值、抗齲齒性、高耐受性及高安全性、不引起血糖波動、抗氧化性等。赤蘚糖醇的低吸濕性、耐熱耐酸性、低水分活度與高滲透壓性、冰點降低與粘度特征、以及赤蘚糖醇生產受資源影響較小,技術成熟,且隨著菌種的優化成本有進一步降低的可能等優良特性適宜作為食品加工原料。
六、關于首創
山東星光首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營產品有益生元、膳食纖維、減糖原料以及功能性新資源食品四大系列產品,其中,零卡糖(醇)赤蘚糖醇,口感柔和細膩、甜味清涼純正,是純天然“0卡路里”健康糖;產品生產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采用特定結晶工藝,產品不結塊,穩定性好;產品粒度可根據客戶要求進行定制化生產,精致幼醇,應用于固體飲料,具有很好的配伍性。
山東星光首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5kg赤蘚糖醇
星光首創立足“生物助推科技,發酵引領未來”。公司以生物發酵技術持續賦能健康產業,全面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實現新型功能性多糖、功能性新資源食品的生物發酵制造重大突破,開創微生態健康、情緒管理、精神健康事業發展新紀元,打造全球功能性健康食品配料制造平臺,以健康食品普惠大眾,福澤民眾!
參考文獻:
[1] 《食品化學》(第二版)汪東風主編.
[2] 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
[3] //www.zjhf.org/?news_27/6526.html.
[4]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作者丨陳又銘
排版丨張佳祺 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