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果糖:助力鐵元素吸收的秘密武器
2024.12.18 | 星光首創
鐵元素是構成人體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在血液中起到重要作用,具有合成血紅蛋白和肌原纖維蛋白、參與細胞色素酶活動和其他作用。正常男性血液中的鐵含量為50-160微克/分升,女性為40-150微克/分升。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引發鐵元素的流失,此外,包括胃腸道疾病、牙齦出血、痔瘡等也會導致體內鐵含量的降低。
據統計,目前我國缺鐵性貧血發生率高達15%至20%,全國約有2億人患有缺鐵性貧血和鐵營養不良癥,其中婦女、兒童為高發人群。兒童貧血率在25%左右,婦女貧血率在20%左右,而孕婦的貧血率則高達35%,成年男子貧血率在10%左右[1]。
數據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最常見的貧血類型,它是由于機體缺乏鐵,血紅蛋白合成減少所導致的貧血。鐵參與組成血紅蛋白,血紅蛋白負責運輸氧氣。當身體缺乏鐵時,血紅蛋白無法正常合成血液中的紅細胞無法正常攜帶氧氣,人體無法獲得足夠氧氣,便會出現乏力、氣短等貧血的表現[2]。
一、如何預防缺鐵性貧血?
通常情況下,食補是最有效的補充鐵元素的方法,在飲食中多使用有營養且含鐵量高的食物,如豬血,豬肝等,這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鐵元素,能夠幫助補血,改善貧血的癥狀。另外,適當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率,從而預防貧血。
數據來源:《中國食物成分表》
此外,目前市場上的補鐵產品也成了廣大消費者的不錯選擇,這類產品種類多,涵蓋多種鐵源補充,有葡萄糖酸亞鐵、螯合鐵、焦磷酸鐵、血紅素鐵、乳酸亞鐵等鐵源;劑型廣泛,包括粉劑、口服液、片劑、軟糖等多種形式。
圖片來源:淘寶
二、創新突破:低聚果糖助力高效鐵吸收
低聚果糖是一種功能性低聚糖,是一種天然活性成分,也是一種優良的水溶性膳食纖維[3]。作為研究最多、應用范圍最廣的益生元之一,低聚果糖已被證實是同時具有超強雙歧因子和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雙生理學特性的全天然配料,在世界范圍內被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政府所認可,并被廣泛應用于食品、保健、酒類、化妝品以及飼料領域。
Ambra Giorgetti等人[4]的研究表明,低聚果糖等益生元能夠增加缺鐵性婦女對鐵的吸收,分別測試了30名女性口服15g 低聚半乳糖(GOS)、低聚果糖(FOS)和阿拉伯膠(AG)對100 mg鐵補充劑(FeFum)的吸收情況。
結果表明,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對鐵的吸收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總鐵吸收量中位數(IQR)分別為34.6 mg、36.1 mg和23.9 mg。阿拉伯膠對鐵補充劑中的的吸收影響不顯著。因此,在缺鐵的女性中,GOS或FOS與鐵補充劑聯合使用,可使口服100 mg鐵劑量的鐵吸收量增加約50%。因此,GOS和FOS可能是有希望的補充鐵吸收的新增強劑。
圖片來源:文獻
三、最佳拍檔——首創低聚果糖
星光首創低聚果糖是以蔗糖為原料,采用自主發明專利技術,通過果糖基轉移酶催化反應而成,制得的一種優質益生元。產品種類豐富,型號齊全,可與多種鐵劑劑型復配,配伍性廣;此外,產品純度高,促進鐵元素的吸收效果強,是補鐵產品的最佳拍檔。
首創低聚果糖產品實拍圖
商務合作 歡迎致電
---「功能配料業務」
姓名:趙戰利
聯系電話:(微信同號)
(添加請備注:姓名 公司 職位)
「技術咨詢」
姓名:高學秀
聯系電話:(微信同號)
歡迎關注企業官方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參考文獻
[1]//zhuanlan.zhihu.com/p/522408702
[2]//www.baidu.com/bh/dict/ydxx_84800277?contentid=ydxx_84800277&lid=978258390&query=%E7%BC%BA%E9%93%81%E6%80%A7%E8%B4%AB%E8%A1%80&sf_ch=ch_search_5386&sf_ref=search&tab=%E6%A6%82%E8%BF%B0&title=%E7%BC%BA%E9%93%81%E6%80%A7%E8%B4%AB%E8%A1%80&from=dicta&isPageHome=1
[3]曹敏,雷光鴻,米運宏,等.低聚果糖的研究進展[J].輕工科技,2017,33(03):19-21+26.
[4]Giorgetti A, Husmann FMD, Zeder C, Herter-Aeberli I, Zimmermann MB. Prebiotic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and Fructo-Oligosaccharides, but Not Acacia Gum, Increase Iron Absorption from a Single High-Dose Ferrous Fumarate Supplement in Iron-Depleted Women. J Nutr. 2022 Apr;152(4):1015-1021. doi: 10.1093/jn/nxac003.